首页 / 企业文化 / 企业风采
【职工文苑】秋
日期:2025-09-26  

几场雨过后,天已染上了秋的气息。猝不及防的换季,在不同的土地上酿出了截然不同的滋味——在内蒙,它是天地铺展的壮阔长卷;在山西,它是街巷缠绕的烟火短诗。一刚一柔,一苍一暖,却同样让人忍不住驻足,想把这秋意攥在掌心,细细品出其中的千般滋味。

内蒙的秋天,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温婉柔美,也没有北国小城精致的细腻风情。这里的秋天,展现的是一种独特而难以言喻的辽阔与苍凉,广袤的草原在秋风的吹拂下更加深邃,天空高远而湛蓝,大地则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。让人在感受到大自然无穷魅力的同时,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。

内蒙的天空是秋的灵魂。不像山西的天总带着几分朦胧的蓝,这里的蓝是极净的,净得像被雪山融水洗过千百遍,连一丝云絮都舍不得挂。阳光落下来没有遮挡,洒在脸上是暖的,却不灼人,只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投在草原上,竟像是与天地融在了一起。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间,连呼吸都变得轻缓,满是安宁。草原上的草已经渐渐泛黄,不再是春夏时节那般翠绿欲滴。这些金黄的草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这声音仿佛是草原的低语,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古老而悠远的故事,让人不禁陷入沉思。

内蒙的秋,最动人的是“苍茫”二字。巨大的打草机在草甸上划出整齐的线条,晒干的草捆像一个个圆柱形的奶酪,整齐地码在草原上。羊群在远处的坡上慢悠悠地啃着草,偶有几匹骏马扬起前蹄,长嘶一声,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荡开,惊飞了草甸上的云雀,让这秋景多了几分灵动。内蒙的秋夜格外静,没有城市的灯火,只有星空压得很低,银河清晰地挂在天上,仿佛伸手就能摸到。风里裹着几分凉意,却不让人觉得冷,只让人觉得心里敞亮,像是被这天地的辽阔洗去了所有烦恼。

家乡的秋天,则是另一番温柔景致。没有草原的广袤,却把北国的细腻揉进了街巷。山西的秋,是从太行山的红叶开始的。太行山脉横亘在山西的西边,一到秋天,整座山便被染成了红色。不是内蒙草原那种单一的金褐,也不是江南那种浅淡的绯红,是浓得化不开的艳红,从山脚的灌木丛一直铺到山顶的松柏间,像是山把积攒了一整年的热情都在秋天泼洒了出来。街边的银杏树最先换了装,叶子是蜜糖般的鹅黄,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落下,五角枫的枝桠上满是绯红,像揉碎了的胭脂洒在枝头,微风拂过,树叶作响,似乎在轻声诉说着季节更替的秘密。路边的老院子里探出几枝柿子枝,橙红的柿子挂在枝头,像盏盏小灯笼,果蒂还沾着枯绿的叶,在碧空下轻轻晃动,把墙面都映得满是暖融融的光斑。有老人坐在院子门口的石凳上,手里拿着竹篮,正慢悠悠地摘着院子里的山楂,红色的山楂落在竹篮里,发出清脆的声响,老人嘴里哼着小调,声音混着树叶的轻响,成了巷子里最温柔的秋声。

山西的秋,最难忘的是巷口的气味——糖炒栗子的焦香裹着风钻进衣领,混着烤红薯的香甜在街角打转,再配上树叶的轻响,倒成了独属家乡的秋日乐章。巷口的小摊前,围着一群人,大家都在等着刚出锅的糖炒栗子。那铁锅里的砂石翻滚着,栗子在中间噼里啪啦作响,时不时爆开一个,露出里面金黄冒热气的果肉。烤红薯的炉子也紧挨着,红薯在炭火的烘烤下,外皮变得焦黑,渗出丝丝糖汁,滴落在炉壁上,发出滋滋的声响。这两种香气交织在一起,弥漫在整条小巷。这气味,就像一条无形的线,牵着每一个游子的心,无论走多远,只要闻到,就知道,到家了。

两地的秋像是不同的乐器,一个是雄浑的马头琴,奏着天地的壮阔;一个是温柔的琵琶,弹着市井的温暖。内蒙的秋,是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,是风过草原的豪迈,是星空下的宁静,每一寸土地都透着大自然的力量,让人在它面前忍不住心生敬畏,觉得自己渺小如草芥,却又无比自由;山西的秋,是“太行红叶映古城”的温婉,是巷子里的烟火气,是老人们的闲谈,是每一个角落都藏着生活的暖意,让人在它面前忍不住放慢脚步,觉得心里踏实。

今年的秋依旧走得快,但我记得,内蒙的秋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,草原的风把我的头发吹得很乱;也记得,山西的红叶落在我的肩头,糖炒栗子的香味留在我的指尖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秋意,像是两枚不同的邮票,一枚印着天地的壮阔,一枚盖着市井的温暖,都被我小心地收在心里,每当想起,便觉得秋意未尽,温暖依旧。(焦梦瑶文)